信鸽百科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常识

京涿县,怯良乡,不开眼的房山县

日期:2024-12-11 08:48:07     浏览: 100

涿县、良乡县、房山县位于北京西南,三县相邻,颇有历史渊源,如今涿州市为保定市辖县级市,房山县和良乡县则成了北京市房山区。对于“京涿县,怯良乡,不开眼的房山县”,解读颇多,笔者曾在博联社写过相关文章,如今修订补充重发。

北京流传着许多有关地理民俗的顺口溜,其中“京涿县,怯良乡,不开眼的房山县”就是流传极广的一句。

有人凭字面解释,说涿县距北京130多里地,但口音却与北京基本相同。可良乡离北京虽然只有60多里地,但说话时的方言较重,听起来有些“怯”,而房山县的人没见过世面,比较小气。

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,三地口音接近,如果涿县的口音不怯,良乡县的口音怎么也不算怯。我对三地的口音还是有一些耳闻,口音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。

另见到一说法,说涿县人精明,善于经商。良乡县虽然挨着北京的附郭县之一宛平县,但口音跟城里人不一样,就说良乡人“怯”。至于房山县,在西边山里,太穷,无论是皇上出逃,还是大官儿上路,一般都不在房山县住宿、吃饭,皇上出了宛平县后,在良乡县城吃午饭,晚饭就赶到涿县去吃了。其实,是“不开宴的房山县”。

这说法纯属猜测,三个词一个说人、一个说口音、一个说吃饭,根本不搭界,谚语没有这么造的。

作为大兴人,从小被父亲说成“不开眼的房山县”。笔者相信父亲的说法,这句谚语说的是城墙。父亲50年代在良乡读初中,他说涿县城像北京城,良乡城是反着的,房山城没有城垛口(没有枪眼)。他大致如此说,也不能详细解释。另有说法是房山城没有泄水口(俗称水眼),这个似乎能解释通。


涿县的城墙不是方正的。传说黄帝车裂蚩尤,部分尸骨弃于涿地,筑城时,西门凹入,为避蚩尤之孽;东北缺角,乃“候七杀母”罪地,故而形成涿州城西南凸出,东北内折。北京的城墙,西北缺角,南部为帽子城。涿县四城门南曰“迎恩”,北曰“通济”,东曰“进德”,西曰“积庆”。涿县城墙的形状,笔者认为就像北京城墙西北缺角,应与地势有关。涿县城墙跟北京城墙同样的不够规制,外形还颇为相似,都像一个“凸”字,笔者认为这就是“京涿县”的来历。

涿县城墙图(拍摄于涿州博物馆)


良乡的城墙,旧为土城,高二丈。明隆庆中期(约在1570年左右),贵阳人安上达任知县时筑砖石城墙,增高至三丈二尺,呈长方形,南北长二华里,东西宽一华里(存疑:应也是二华里),东、南、北门有瓮城,西城门独缺瓮城。二十年后济阳人王道定任知县,遂完成西门瓮城。四城门南曰“就日”,北曰“拱辰”,东曰“迎曦”,西曰“宝成”。西瓮城门朝南开,与其他瓮城门与城门成顺时针转90度开门相反。至于西瓮城不朝北开门,应因北高南低,避免洪水灌入而故意为之。笔者认为,西瓮城城门南开,此为“怯良乡”的来历。


良乡城墙图(源自网络)


房山城建于金朝大定年间,因金陵而建,先建小城,后建大城,称为“奉先城”。奉先城为土城;城墙高丈余,每道城墙长一里,四面城门:东门称“朝曦”;南门称“迎恩”;西门曰“仰止”;北门曰“拱极”。元朝改名房山城,在旧城基础上扩建,周围1450步,西门改为“揽秀”。明隆庆年间,山东武城举人李琮推调任房山县令,将房山土城改建成石城,改建后的新城高三丈,石墙厚三尺,城墙总厚近二丈。清朝道光二十七年,增筑瓮城。所谓城墙不开水眼,实不足信。房山县城不在交通要道上,战略地位不像涿县、良乡县那么高,没有枪眼,或有可能,所谓“不开眼的房山县”。



相关推荐
最新推荐
  • 金鱼花怎么养(喜欢金鱼吊兰不会养,教你几个绝招)

    金鱼花怎么养(喜欢金鱼吊兰不会养,教你几个绝招)

  • 安徽九华山纯游玩一日旅游攻略

    安徽九华山纯游玩一日旅游攻略

  •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考什么证(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如何获取证书?)

   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考什么证(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如何获取证书?)

  • 蚌埠五河:大巩山的夏天

    蚌埠五河:大巩山的夏天

返回顶部